Miserere mei Deus - The Tallis Scholars

古水: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miracle of the voice*(声乐之魅)
 *musica autentica*(本真之音) 之
 阿莱格里「求主怜悯歌」
 (Miserere mei, Deus)

        狭义的西方古典音乐仅指由巴洛克时期(1600-1750)、古典时期(1750-1830)、浪漫主义时期(1804-1910)直至19世纪末产生于欧洲大陆,以沿袭传统西方作曲技法与演奏/唱方式为特征的有别于流行音乐的严肃音乐,形式分为宗教与世俗,体裁包括器乐与声乐(或兼而有之)。若以音乐的渊源和传承发展,中世纪(500-1400)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的部分音乐,以及在20世纪复古运动倡导下在世界各地诞生的部分现当代作品亦可被归入广义古典音乐之范畴。
         在巴洛克音乐盛行于欧陆之前,与之有着最为密切传承关系的文艺复兴音乐便已将复调(polyphony)这种在巴洛克时期得到极致推崇的作曲技法运用到炉火纯青。音乐在演进中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仿而又独立发展的旋律线(声部),这种令人在听觉上产生更为丰富层次感与对位效果的复调形式出现在一些宗教音乐中,常会有一种此起彼伏,遥相呼应之绝妙音效。中世纪晚期最负盛名的复调音乐作曲家当属意大利人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2.2)。作为当时与教廷过从甚密的“罗马乐派”之代表人物,其一生创作了众多宗教音乐,不但将复调技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影响了百多年后如巴赫等巴洛克巨匠以及现当今几乎所有作曲家的音乐创作。虽然,在帕莱斯特里那死后不久,欧洲古典音乐发展的时间表即进入了巴洛克时期,然而作为保守势力的教会仍坚守着文艺复兴遗风,复调音乐在诸多17世纪初乃至巴洛克早期的宗教音乐作品中依然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格雷戈里奥·阿莱格里(Gregorio Allegri 1582.?.?-1652.2.7)自幼便在担任童声合唱员之暇,师从乔瓦尼·贝纳迪诺·纳尼诺(Giovanni Bernardino Nanino 1560-1623)学习作曲,而这位老师的长兄乔瓦尼·马里亚·纳尼诺(Giovanni Maria Nanino 1543-1607)正是帕莱斯特里那的高足。1629年末,当被教皇乌尔班八世(Pope Urban VIII 1568.4.5-1644.7.29)任用为罗马西斯廷教堂之假声男高音后,作为“罗马乐派”嫡系传人的阿莱格里便忠实地服务于教廷,直至回到上帝怀抱的那一刻。而完成于其履任后几年内的这部「求主怜悯歌」,则被认为完全与帕莱斯特里那所推崇的复调创作理念一脉相承。整曲由分为远近两组,共九个声部的无伴奏人声吟唱演绎,唱词取自拉丁文赞美诗的第50节,其中一组人声先吟诵出唱词的一句,音色简单而朴实无华,犹如凡间众生的虔诚祈祷,接着,远处的一组人声将这句唱词缀上装饰音处理后再次宣叙,声调幽婉而华美至极,产生出好似山谷回声般的空灵音效,宛若天堂对上帝子民殷殷诉求的肃然回应。主的无私仁慈之怀与世人敬畏忏悔之情在一远、一近;平叙、悠扬的两组声部之时空错位问答中,层叠交织,相互推进,人声之美已在复调之巧妙编排下淋漓尽现......
         据传,这部无伴奏清唱作品,因其清澈优美的旋律和高深莫测的内涵,曾一度被梵蒂冈作为私属曲目,只在复活节前一周的熄灯礼拜时演唱,任何教廷场所外的演绎甚至曲谱转抄皆被严格禁止,这也让该作更添几分神秘气息。直到1770年,一位来自萨尔茨堡的天才少年,在游历罗马时,于教堂听了两遍该作品的完整演绎后,便仅凭记忆,奇迹般地忠实还原了总谱。由此,该作很快便流传至世界各地。那位天才便是当时年仅14岁的沃尔夫冈·阿玛丢斯·莫扎特。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中最频繁被演录的曲目,模拟录音时代的大卫·威尔考克斯爵士率国王合唱团的英语演绎版自是经典,然而这里推荐的塔利斯学者合唱团在1980年其首张录音唱片所收录之本真演绎,作为该团之保留曲目,却是该作品难以逾越的巅峰诠释。

演唱: 塔利斯学者合唱团***
           (The Tallis Scholars)
 指挥: 彼得·菲利普斯***
           (Peter Phillips 1953.10.15- )

  58
评论
热度(58)

© Curtain | Powered by LOFTER